縣處級領導干部常年工作在第一線,上要對中央和省、市委負責,下要面對群眾,工作范圍、性質中既有“條條”,又有“塊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群體。
他們是怎樣工作、怎樣生活的?是否真的是“吃三睡五干十六,五加二,白加黑”?
為此,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組成課題組,開展了一項“縣處級領導干部日常工作生活觀察”的研究,選取樣本,跟蹤觀察,首次以科學方法描述出了我國縣處級領導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一般狀況,對于這一層級領導干部的工作強度、工作方式有了一個較清晰準確的了解。
一般印象
這項研究選取了 8 個省市的 12 個縣(區(qū)或縣級市)的 162 名縣處級干部,包括黨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協(xié)主席等。
在正常工作時間,對他們進行了至少連續(xù)一周的工作與生活狀況的觀察和記錄。
選取樣本的具體情況是:↓↓↓
東北地區(qū) 23 人(3 個市縣,占總數(shù)的 14.2%),
東南地區(qū) 29 人(2 個市縣,占總數(shù) 17.9%),
中部地區(qū) 76 人(5 個市縣,占總數(shù) 46.9%),
西部地區(qū) 34 人(2 個市縣,占總數(shù) 21.0%)。
其中,黨政“一把手”24 人(14.8%),其他領導干部 138人(85.2%);常委 107 人(66%),非常委 55 人(34%)。
經(jīng)過研究,將縣處級領導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分為 4 類 16 項,分別為:↓↓↓
?一是用餐與睡眠,包括:每日三餐和晚間、午間睡眠;
?二是工作類,包括:會議、批閱文件、研究工作、談話、調研、接訪、陪同、出差、走訪慰問等 9 項;
?三是學習、休閑保健,包括:健身、休閑和醫(yī)療保健;
?四是家庭生活,主要內容為陪伴家人。
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每周平均工作、生活的時間分布情況為:↓↓↓
?周睡眠總時長:61.48小時(其中晚睡 55.34 小時,午睡 6.14 小時),平均每天睡眠時間為 8.7 小時;
?周用餐總時:14.69小時,平均每天用餐時間約為 2 小時。
?周工作總時長:47.56 小時,按照一周 5 個工作日計算,平均每個工作日約為 9 個半小時。
?周學習總時長:9.66 小時,平均每天學習 1.38 小時。
?周休閑保健總時長:6.40 小時。
?周家庭生活總時長:10.55 小時。
他們的工作方式
根據(jù)對一周時段內按 9 個工作項目的觀察統(tǒng)計,工作方式的平均狀態(tài)是(用時由高到低排列):
研究工作 9.79 小時、出差8.88 小時、開會 8.42 小時、調研 6.38 小時、批閱文件 5.25 小時、陪同 4.27 小時、談話 1.00 小時、接待來訪 0.89 小時、走訪慰問 0.57 小時。
有意思的發(fā)現(xiàn)
在對觀察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研究后,有幾項有意思的發(fā)現(xiàn)。
1工作強度較大,“一把手”尤甚
統(tǒng)計顯示,觀察對象總體平均每工作日工作時間為 9 個半小時,超過了國家法定時長,與社會上對干部工作強度的一般印象比較吻合。
在調研中看到干部加班是常事,甚至周末的一些活動實際上也具有“變相工作”性質。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工作時間更長、負擔更重。書記、縣(市)長周工作時長平均為 55.08 小時,平均每工作日為 11 小時。
除了工作時間比一般領導干部更長之外,“一把手”工作、生活呈“一少三多”特征:休閑少,會議多、出差多、陪同多。
?他們每周的休閑保健時長平均為 3.91 小時,明顯少于其他領導干部的平均 6.84 小時。
?“一把手”的會多,平均每周開會 5.55 次,多于其他領導干部平均每周 4.35次。
?“一把手”平均每周用于開會時間約 10 個半小時,也顯著多于其他領導干部的平均 8 小時。
?“一把手”活動頻率極高,出差(離開任職地外出工作)頻繁,每周平均高達 2.5 次。
?在每周用于陪同上級領導或本行政區(qū)域外的來訪人員視察調研、參觀考察等接待活動方面,黨政“一把手”也耗費不少時間,平均每周為 6.25 小時,顯著多于其他領導干部平均 3.93 小時。
?在陪同次數(shù)方面,黨政“一把手”平均每周 4 次,比其他領導干部約 2 次多一倍。
?黨政“一把手”接待群眾來訪也較多,周平均 1.79 次,明顯多于其他領導干部的每周 1.01 次。
2“案頭”工作多,“現(xiàn)場”工作少
觀察發(fā)現(xiàn),領導干部的工作方式多以室內工作、案頭工作為主,而下基層、到現(xiàn)場調查研究相對較少。
按照我們的分類,“研究工作”、“會議”、“出差”和“批閱文件”等四種工作方式,占被觀察對象周工作總用時的 62%。
“走訪慰問”、“接待來訪”、“談話”和“調研”等四種,一般需要到達現(xiàn)場,以及需要與群眾或者下級打交道的工作方式,總共占周工作總用時不足 20%。
由此可見,縣處級領導干部總體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三多三少”現(xiàn)象:室內時間多,室外時間少;與文件打交道多,調查研究少;和上級、同級打交道多,與下級和群眾打交道少。
更值得注意的是:領導干部“走訪慰問”、“接待來訪”和“談話”一共占他們周總工作用時的 5%,似乎更顯得偏少了一些。
通過比較還發(fā)現(xiàn),職位越高的干部,與群眾打交道的時間似乎越短。
黨委常委每周用于走訪慰問的時間平均為 0.44 小時,明顯少于其他非黨委常委領導干部的 0.81 小時。黨委常委周均走訪慰問次數(shù)為 0.27 次,也明顯少于其他非常委領導干部的 0.56 次。
與此形成對照的是,領導干部用于“陪同上級領導或本行政區(qū)域外的來訪人員視察調研、參觀考察等接待活動方面”的時間占到周工作總用時的 9%。
職位越高的干部用于陪同的時間越長,黨政“一把手”周均陪同時間為 6.25 小時,明顯多于其他領導干部的 3.93 小時;常委周均陪同時間為 4.80 小時,多于其他非常委領導干部的 3.25 小時。
3干部之間差異明顯
我國基本國情之一是:國家大,發(fā)展不平衡,地區(qū)差異大。這樣的國情在縣處級領導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有所體現(xiàn)。
觀察發(fā)現(xiàn),在全國的東西南北所選擇的不同市縣,因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地區(qū)文化等方面的差異,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狀況及特點也呈現(xiàn)出了一定的差別。
此外,同一地干部之間,常委與非常委之間、中共黨員領導干部與非中共黨員領導干部之間,以及男性領導干部與女性領導干部之間都存在一定差異。
?工作時間東西長,中部短。
不同地區(qū)的領導干部,在工作時長方面存在顯著差異。
東南地區(qū)市縣領導干部周工作時間最長,約為 52.59 小時。西部地區(qū)緊隨其后,為 51.69 小時,僅比東南部地區(qū)干部少不到 1 小時。中部地區(qū)為最短,周工作時長為 43.13 小時,平均每工作日為 8.63 小時。
?中部干部學習時間多。
在周學習時長方面,中部地區(qū)最長為 11.56 小時、東南部地區(qū)為10.61 小時,東北地區(qū)為 9.42 小時,它們都明顯長于西部地區(qū)的 4.79 小時。
?學歷、職位越高越少閑暇。
在一般印象里,學歷越高的人越懂得休閑保健。這次觀察的結論正好與之相反。領導干部學歷與其用于保健休閑時長呈現(xiàn)倒“U”趨勢。
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干部,平均每周用于休閑保健的時間為 7.17 小時,遠遠高于具有研究生學歷干部的 4.22 小時。
黨政“一把手”每周的休閑保健時長為 3.91 小時,比其他領導干部的 6.84 小時幾乎少了一半。
?男同志“不顧家”,女同志奉獻多。
在家庭生活及家務方面,不同性別干部之間差異性很強。女性領導同志在家庭生活及家務方面每周用時為 14.43 小時,顯著多于男性領導干部的 9.94小時。
此外,中部地區(qū)的干部在家庭、家務方面的用時為 13.39 小時,顯著多于西部地區(qū)的 8.64小時、東南地區(qū)的 8.96 小時和東北地區(qū)的 6.01 小時。
男性領導干部因工作繁忙,用于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
在調研中看到,女性領導干部付出的更多。她們除去要全心投入工作外,還要擠出時間做家務、撫育孩子、贍養(yǎng)老人。她們?yōu)槭聵I(yè)做出了更多犧牲,付出了更多辛勞。
4領導干部隊伍結構比較理想
此次觀察研究還發(fā)現(xiàn),縣處級領導干部隊伍呈現(xiàn)出高學歷、年輕化的態(tài)勢。
這次觀察的 162 名干部中,研究生學歷有 40 人(占總數(shù)的 24.7%),大學學歷有 108 人(占 66.7%),高中及以下學歷有 14 人(占 8.6%),平均年齡 46.29 歲。
其中男性 140 人(占總數(shù) 86.4%),女性22 人(占 13.6%);漢族 155 人(占總數(shù) 95.7%),少數(shù)民族 7 人(占 4.3%)。
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領導干部隊伍無論是學歷結構還是年齡、性別以及民族結構都比較均衡。這些干部正值精力充沛、閱歷豐富、心理成熟的事業(yè)最佳階段。
(文章來源:學習時報 編輯:紀海濤)